新闻中心

科技赋能进厂,校企齐心携手,产教融合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25-10-26 浏览数:330

10 月 24 日下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中北大学、宇深灵机深圳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山西天星集团等单位,齐聚山西帝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校企合作座谈会。此次会议紧密围绕中央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以“深化产教融合、升级校企合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推动合作朝着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发展,吸引了知名企业、高等院校以及行业指导机构的核心领导和资深专家学者参会。


座谈会由全国产教融合工作指导委员会(筹)委员、山西省中华职教社(校企)副主任、山西省教授协会(职教)首席专家刘德有教授主持。会议开场,刘教授率先带领大家学习中央四中全会精神,系统阐释“十五五”规划里“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着重强调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在当下的紧迫性和战略重要性,明确了本次会议“探寻高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新路径”的核心任务。

山西帝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仁,以“携手开启校企科技协同发展新篇章”为题发表主题报告。他全面梳理了公司的核心产业布局、关键技术优势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指出: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对于与高校、科研机构构建“创新共同体”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王树仁董事长主动展现合作诚意,期望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育顶尖技术人才,将高校的创新智慧与科研成果直接引入工厂车间,高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山西帝旺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领域深耕 12 年,拥有 5 项核心技术专利,主打能源智能生产设备与运维服务,是推动区域制造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企业。


紧接着,陕西航天翼德公司董事长、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董事长孙龙杰,同步介绍了其关联企业与院校的发展情况。他着重分享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这三大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详细阐述了院校在“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熟探索与实践经验。孙龙杰董事长强调,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把课堂延伸至生产一线、将企业研发需求融入教学环节,是培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人才的关键,同时明确表达了与帝旺科技等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合作机制的愿望。

宇深灵机深圳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赵向勤结合自身企业多年发展实践,围绕“校企技术协同创新路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保障、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共建标准”这三大核心议题,从独特新颖的思维角度,介绍了宇深科技公司立足深圳、服务山西的布局,分享了 AI 人工智能、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在工业和教学领域的应用经验。

山西天星集团董事长武强则从中西方思想融合的独特视角,重点从金融层面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他指出,产教融合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应当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用金融的“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项目,为合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会议期间,刘德有教授结合各位嘉宾的发言内容,逐一进行精准点评,并作总结讲话。他客观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领域面临的政策机遇、市场空间以及协同壁垒、机制障碍等实际问题,明确提出产教融合迈向“高级阶段”的三大关键举措:一是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二是完善“定期沟通、高效协同、成果共评”的合作机制;三是聚焦区域产业战略需求,精准确定合作方向,为后续校企合作落地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指导思路。

中北大学改革计划部副部长李兴明随后发言,介绍了中北大学扎根山西,专注军工技术,为科技和生产培育更多合格人才的情况。重点讲述了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他特别提到,由中北大学牵头建设的长治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创新平台搭建、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这三大领域形成明显优势,相关经验入选全省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也为中北大学与帝旺科技等区域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与实践依据。


会议结束后,在山西帝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仁的全程讲解下,全体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线。针对核心生产流程、关键工艺技术细节、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现场讲解与互动交流,让参会嘉宾直观了解到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与技术实力。

此次校企合作座谈会的成功举办,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不仅为高校、企业、行业机构搭建了“面对面、深层次”的交流对接平台,更标志着区域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初步对接”迈向“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新阶段,为后续各方合作落地、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留言咨询

提交